专家说丨专家开出的“防癌处方”请查收
央广网济南4月18日消息(记者唐磊)4月15日至21日是第31届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今年的活动主题是“科学防癌 健康生活”。为介绍癌症防治健康科普知识,增强公众科学防癌意识,4月18日,“鲁医健康说”健康知识发布会(肿瘤防治主题)举行。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山东省肿瘤医院院长于金明为公众开出了一份“防癌处方”。
于金明介绍,要保持健康生活方式,首先,要均衡膳食,多吃新鲜蔬菜水果、谷类豆类食物,减少红肉和加工食品摄入,尽量避免高温油炸等不良烹饪方式;第二,要保持健康体重,“因为肥胖与多种癌症如结直肠癌、乳腺癌等相关,成年人应控制体质指数(BMI)在18.5-24之间。”第三,要坚持运动,每周至少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等;第四,要戒烟限酒,因为吸烟是肺癌、喉癌等多种癌症的主要诱因,酒精会增加肝癌、胃癌、食管癌风险。
于金明强调,要定期筛查、早诊早治。针对高发癌症、高危人群,进行针对性筛查,如长期吸烟者建议进行低剂量螺旋CT筛查肺癌,40岁以上女性建议定期进行超声和钼靶检查筛查乳腺癌,45岁以上人群建议进行胃肠镜筛查上消化道癌、结直肠癌。同时有癌症家族史的人群,患癌风险相对较高,建议提前筛查以便做到早诊早治。
于金明告诉记者,还要重视心理调节与压力管理。性格与人的癌症关系密切,长期高压、心情压抑状态可削弱机体免疫功能,人民网—健康时报显示,癌症病人一般有压抑忍受、紧张焦虑、喜欢孤独、较真懊恼等性格特征,具有这些性格的人较其他性格的人容易得癌症,因此称之为“癌症性格”。“改善癌症性格对降低患癌概率和提升身心健康都有重要意义。”于金明介绍。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