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
当前位置: 首页 实时讯息

5月1日起施行!企业学校医院优先使用可再生能源

2025-04-26 06:43:00     阅读量:0

《北京市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条例》将于5月1日起施行。市发改委昨天介绍,本市鼓励能源用户优先使用可再生能源。其中,要求企业、学校、医院优先使用可再生能源,满足用能单位绿色低碳发展要求,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能源安全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近年来,本市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取得显著成效,但在目标规划引导、建设项目管理等方面也需要进一步规范,有必要根据新形势、新要求制定专门的地方性法规。”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说,《条例》共5章38条,适用于本市太阳能、地热能、风能、水能、生物质能、空气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及相关管理活动。

“《条例》鼓励用户单独使用光伏、地热等可再生能源或与传统能源相结合的综合能源系统,降低用能成本。”相关负责人说,本市也要求企业、学校、医院优先使用可再生能源,鼓励企业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

可再生能源从何而来?以“电”为例,本市将推进建设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在具备条件的关停废弃矿区、垃圾填埋场和荒滩、荒坡等未利用地建设集中式光伏发电项目,在具备条件的产业园区、农村地区建设分散式风电项目。

“天宁1号”产业园区的前身是以重油为燃料的热电厂。如今,这里将原有老锅炉厂进行改造,建设了屋顶分布式光伏系统、光伏车棚、光伏路灯、光伏座椅、光伏垃圾桶等低碳设施,打造零碳园区。

曾经的大红门服装商贸城在城市更新后变身为南中轴国际文化科技园,通过建设地热、光伏等可再生能源项目,一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5600余吨。

记者获悉,《条例》也强化可再生能源供热供冷和生物质能、氢能推广应用,明确推动工业、建筑、交通等重点行业领域和城市更新、乡村建设、能源系统改造、产业园区建设等方面加强开发利用。

可再生能源的推广应用需要技术的不断创新。《条例》明确鼓励支持可再生能源领域技术、装备及新材料的研发、示范和推广应用,加强关键核心技术联合攻关;规定将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纳入本市高精尖产业发展规划,推动完善上下游产业链、供应链,支持建设可再生能源产业集聚地和应用示范区。

未来科学城园区内,光伏建筑一体化研发中心格外显眼。这座建筑通体由深色呈镜面效果的长方形薄膜光伏组件搭建完成,墙体采用轻型一体化装配式设计,实现建筑墙体与光伏发电功能一体化。光伏墙体中间设置隔空层,冬季供暖提高室温3到5摄氏度,夏季辅助热泵机组提升能效,实现能源梯级利用。同时,这座建筑集成物联网与AI技术,实时监控发电、能耗、设备运行等数据,实现多项目远程调度与能源优化。

这种囊括多项技术的建筑未来还会更多。“《条例》明确要求提高可再生能源在能源消费中的比重,为企业提供稳定的政策预期,同时对技术研发或参与试点示范项目的企业提供支持,推动关键技术突破。”相关负责人说,本市将不断推动本地化产业链布局,支持工程服务、智慧运维等环节集聚,形成产业集群效应,提升全链条竞争力。

来源:北京日报

记者:曹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