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
当前位置: 首页 实时讯息

戏曲情牵两岸:参访重庆市川剧院,台湾知名媒体人周玉琴两度泪沾巾

2025-04-25 23:04:00     阅读量:0

新重庆-重庆日报 记者 赵欣 李雨恒

“在这么古色古香的园子里参访,一路看下来,我感到仿佛回到了童年时光。我爸爸是河南人,他常常会看京戏、豫剧,所以,今天看川剧,让我重温起跟爸爸看戏的记忆……”

4月25日上午,重庆市川剧院古戏台庭院走廊,台湾知名媒体人周玉琴在跟新重庆-重庆日报记者闲聊时,第一次湿了眼眶。

当日,周玉琴与先生、台湾知名时事评论员赖岳谦来到重庆市川剧院参访。

4月25日,重庆川剧艺术中心,赖岳谦夫妇试穿川剧戏服。记者 李雨恒 摄

在中国剧协副主席、重庆市文联主席、重庆市川剧院院长沈铁梅陪同下,他们参观了重庆川剧博物馆等场所,观赏了《昭君出塞》《金山寺》等折子戏,还换上川剧戏服,在名家指导下体验川剧身段等程式。川剧浓郁的文化气息,令远道而来的客人印象深刻。

当周玉琴来到沈铁梅的会客室,宾主茶叙甚欢之时,她再次情动于心,落下泪来。

起因,是沈铁梅在聊起父亲、京剧大家沈福存先生在艺术上对自己的指点和教导时,用手机为周玉琴展示了先父的代表作之一《玉堂春》。

4月25日,重庆川剧艺术中心,赖岳谦在参观了解川剧服装道具。记者 李雨恒 摄

“我非常非常感动,一方面佩服沈大师的功力,他是一位年高的长辈,却还能活灵活现地演绎如花少女;同时,沈大师的戏让我又一次想起了自己的父亲,想起他生前,带着我看京戏的情形。”周玉琴叹口气。

重庆川剧艺术中心,精彩的川剧演出。记者 李雨恒 摄

她说,自己小时候,戏曲在台湾很受欢迎,“京戏、豫剧、昆曲……等等,很多来自大陆的戏曲,会唤起来自不同地方人们的乡音乡情。如今,戏曲在岛内愈发式微,所以,尽管我是第一次看川剧,尽管我听不懂重庆话,但也丝毫不感到陌生,反而有一种由衷的亲切,那些中华传统戏曲唱腔太美了,让我感到温暖而有力量。”

重庆川剧艺术中心,赖岳谦(中)与周玉琴(左)在认真观赏川剧表演。记者 李雨恒 摄

周玉琴的真情流露,也令沈铁梅颇有感触,她分享了一段川剧与台湾的往事:2011年,由她主演的重川经典剧目《金子》曾随“巴山渝水宝岛情——重庆文艺精品走进台湾系列活动”赴台北等地演出,受到岛内观众的热烈追捧。

“唱不完百年情深,道不尽思乡愁绪,戏曲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代表,是两岸同胞共同的根与魂,是维系两岸同胞的精神纽带。像川剧这样的西南地方戏,一样能够从内心深处唤起大家的文化认同、情感共鸣。”沈铁梅说。

虽是第一次与川剧相遇,但周玉琴对沈铁梅却早有耳闻。她曾在美国纽约求学、工作,住处附近就是全世界最大的艺术殿堂林肯中心。

重庆川剧艺术中心,赖岳谦与周玉琴为精彩的川剧表演鼓掌。记者 李雨恒 摄

“我记得曾在那里看到,陈列有沈院长演出歌剧《凤仪亭》的海报,我当时就很好奇,这是怎样的一位艺术家,能够在林肯中心受到尊敬!那里的观众,口味可是相当挑剔。”

飞越山海,来到重庆,与沈铁梅初相见。当这位声名远播的戏曲领军人活生生地出现在自己面前,当周玉琴听说20多年来,沈铁梅不但惊艳了纽约林肯中心,还率领重庆川剧院走访了40多个国家和地区,让川剧唱响荷兰阿姆斯特皇家音乐厅,闪耀匈牙利和罗马尼亚,亮相第48届鹿特丹国际电影节颁奖晚会,开创了中国戏曲走出去的新模式时,她感佩连连。

她说,在沈铁梅身上,能看到一种艺术绽放的光芒。这种光芒,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我虽不懂戏曲,但小时候经常看,后来也看过不少舞台剧,沈院长跟那些最杰出的演员一样,眼里有光,举手投足也有光,她是那种在舞台上,能被人们一眼看见的大家。”

“我始终相信,中国戏曲和西方歌剧一样,都是高级艺术。不同之处在于,中国戏曲是通过写意夸张的方式,通过‘手眼身法步’来表现人物,是具有独特程式规范的综合表演艺术。这一点正是中国戏曲的独到之处。”沈铁梅说。

这些年来,中国戏曲走出去的步伐加快,中国戏曲的虚拟化、程式化、写意的表演风格等,也不断刷新着海外观众的观演经验。

沈铁梅(右)为周玉琴(左)做示范动作。记者 李雨恒 摄

“有了文化自信,戏曲人才有底气,文化才能走出去,才能行稳致远。” 她补充道,《凤仪亭》《金子》《李亚仙》等作品的每次海外亮相,都会吸引众多演艺机构主动洽谈合作意向,这让原本就对戏曲艺术充满信心的她愈发自信,“文化要交流才能活起来,才可能火起来,在中外文化交流中,川剧的地位和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川剧的价值也从中得到彰显。”

让周玉琴难忘的,还有那些登台献演的青年演员。“在台湾,戏曲正在越来越小众,年轻人越来越陌生。但在这里,活跃在舞台的却有那么多年轻面孔,这种传承令人感动和敬佩。”

“发展到今天,古老川剧需要通过年轻态的发展才能实现发展。这种年轻态就包括对青年演员培养、对青年观众培养。”沈铁梅笑道,在大陆,300多个地方剧种,观众老龄化倾向曾一度是业内之忧,但如今,无论是昆曲、京剧、越剧,还是川剧,都能感受到剧种在年轻化、时尚化起来,青年演员不断成长,吸引更多年轻人走进剧场,传统戏曲未来可期。

戏曲牵动两岸情。赖岳谦作为时事评论员,周玉琴作为知名主持人,两人以“夫妻档”的形象共同关注并积极推动两岸交流。此番来渝参访,丰富了他们对重庆的认知、对川剧的了解。

“以前提起重庆,只知道是个美丽的城市,有很多的美食,现在我知道,重庆有好戏,川剧了不起!”周玉琴希望,未来有更多台湾朋友来重庆看川剧,她更期待,沈铁梅有机会带领重庆川剧院再度赴台展演,为两岸文化交流谱写新篇章、做出新贡献。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