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清试点应用智能防火电动自行车充电桩
福清试点应用智能防火电动自行车充电桩
三重灭火保障 筑牢“防火墙”
近日,福清市音西街道在融侨城小区三期试点建设了福清首个智能防火电动自行车充电桩项目。该项目凭借AI、云端协同等前沿科技,为车辆充电筑起一道坚固的“防火墙”。19日,记者实地探访了这一项目。

福清首个智能防火电动自行车充电桩项目。
融侨城小区三期非机动车道旁,30个电动自行车充电桩整齐排列。19日下午,随着“滴”的一声扫码提示音,居民王先生的电动自行车开始充电。
“现在充电就像给手机充电一样智能,还能检测车辆线路是否老化,避免潜在危险。”王先生滑动手机界面向记者展示,并笑着说,“以前在家充电总是提心吊胆,现在在这里充电比家里安全多了。”
记者观察发现,充电场所配图完善的消防设施,泡沫水喷淋系统、便携式灭火器、高清监控摄像头、火灾自动报警装置等一应俱全。
“这是福清市首个智能防火充电桩试点项目。”项目负责人王康峰介绍,项目采用“政府引导+企业运维”模式,通过监控平台动态监管服务质量和安全风险。一旦发生火情,现场设置的火灾自动报警及保护系统装置会立即启动,确保火情得到有效控制。
王康峰进一步解释说,智能防火充电桩项目依托泡沫水喷淋灭火系统,结合温感线圈、智慧烟感和红外温感摄像头等智能设备,构建起“线上+线下”24小时全天候监测预警体系。
这套系统是一款专为电动自行车集中停放场所设计的智能监测灭火设备,通过利用先进的监测技术,结合现代高科技传感和无线通信网络技术,实现了对保护区域的全面火灾监测、及时报警和有效保护。
整个充电场所按照“预防为主、防灭结合”的理念,打造了“三重灭火保障系统”,能够第一时间处置突发状况,切实将火灾隐患遏制在苗头阶段:第一重为智能化分区灭火,现场划分4个独立防火区域,若某区域温度达到燃点,系统将自动触发该区域的灭火装置,精准扑救;第二重为人工应急干预,若火情未达自动灭火阈值,现场人员可通过充电桩配备的手动灭火按钮紧急处置;第三重为后台联动响应,充电场所内置摄像头实时传输数据至监控平台,后台人员可远程启动灭火程序或通知消防部门到场支援。
“这些措施最大限度降低了火灾蔓延风险。”音西街道党工委委员、办事处副主任何占宁表示,下一步街道将根据实际情况在辖区推广智能防火充电设施。(记者 王光慧 通讯员 郑梦婷 文/摄)
来源:福州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