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
当前位置: 首页 实时讯息

投资蓝皮书:应对关税冲击 扩大消费需求是首要抓手

2025-04-26 14:03:00     阅读量:0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驻京记者 宋华

中国社科院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与中国建银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投资研究院近日在京共同发布了2025年《中国投资发展报告》。报告指出,在外部特朗普关税大战和国内经济新旧动能转换面临阵痛的背景下,保持合理经济增速必须依靠内需发力来对冲外需的潜在损失,其中激发有潜力的消费将是首要抓手。

中国建投投资研究院主任张志前在发布会上发言指出,全球百年变局正加速演进,大国博弈更加复杂,世界经济碎片化加剧,全球经济增速呈现明显放缓态势,我国面临的外部形势更加严峻。当前中国经济基本面稳中有变,内外循环动能支撑的转换或将成为关键变量。面对特朗普关税政策,出口减弱可能是最大的不确定因素,房地产能否止跌企稳对经济的影响也十分关键。在此情况下,扩大消费需求是首要和关键抓手,同时还要继续发挥投资的拉动作用。我国目前拥有充足的政策储备,货币、财政政策双宽松将有效对冲外需不足等问题,全年经济增长5%左右的目标是有可能实现的。

报告认为,当前中国经济基本面的稳中有变,内外循环动能支撑的转换将成为关键变量。2024年全年我国出口金额(以美元计)同比增长5.4%,虽然部分月份受基数效应、天气等因素影响略有波动,但总体维持稳健增长态势,全年贸易顺差达9921.6亿美元,创历史新高,成为经济的关键支撑。但从2025年乃至未来4年的情况看,在全球民粹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大背景下,将会对我国外贸环境造成巨大的不确定性。同时,第五次国际产业转移的趋势也愈加明朗,我国占全球出口份额的中长期拐点或也已到来。

报告指出,在外部特朗普关税大战和国内经济新旧动能转换面临阵痛的背景下,保持合理经济增速必须依靠内需发力来对冲外需的潜在损失,其中激发有潜力的消费无疑将是首要抓手,必须千方百计扩大国内消费。报告认为,提振消费必须解决三大堵点:一是受广义价格水平偏弱、企业资本开支意愿不足导致就业、财产收入放缓等的拖累,居民收入中枢仍在下行;二是楼市持续走弱,资本市场赚钱效应不足,居民存量“负财富效应”仍然存在;三是居民行为模式转向风险最小化,“去杠杆”特征显著,消费意愿修复偏弱。报告认为,由于消费属于宏观经济运行中的慢变量,修复需要一个过程。

报告指出,2025年在提振国内消费的同时,作为政策内生变量的基建投资仍然需要发挥关键的扩内需作用。报告认为,当前我国宏观逆周期调节政策仍然具备发力提振经济的空间。从宏观杠杆水平看,我国中央政府杠杆率水平明显低于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并且与欧美国家的“消耗性”赤字不同,我国的财政赤字主要源于经济和社会发展性支出,具有“生产性”和“建设性”特质,有利于促进资本形成,提升未来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潜力,具备更强的可持续性。

报告预计,在财政货币双宽松政策大背景下,对“两重”“两新”的支持力度将进一步加大,设备更新相关的制造业投资将继续维持较快增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