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0次拆弹零失误!“拆弹英雄”说排爆没有“差不多”
700次涉爆任务
700次成功处置
零差错、零失误、零伤亡
2025年
昆明市公安局治安支队副支队长
贺丽远的荣誉簿上又多了一个称号
“全国先进工作者”
两人间的距离
从5米拉近到4米、3米、2米……
最终
男子麻木、僵硬、颤抖不止的手指
轻轻抬起
把起爆器递到贺丽远手上
紧接着他瘫坐在地上,放声大哭
……
2021年的某次谈判中
面对身绑炸弹的失控者
贺丽远毅然脱下防爆服
仅着警服靠近成功劝阻
他说
“这身制服代表党和人民的信任
比任何盔甲都有力量”

“真正的勇者
不是无畏
而是明知恐惧仍选择前行”
回忆起第一次接到拆弹任务
他说
“200米的警戒线以内一个人都没有
寂静里有一股无形的压力
压得我喘不过气来
我第一次听见自己这么大的心跳声”
为了锤炼本领
他跟着师父多出现场
多看业务书籍
为了锻炼手指力量
他一遍遍练习用筷子夹钢珠
吃饭时也不例外
吃一口饭,就夹一颗钢珠
他每天坚持在脑海里
把爆炸装置拆解步骤过上许多遍
……

2003年
昆明某居民小区发现
一枚水银触发式炸弹
这种装置对震动极度敏感
全国尚无人工拆除先例
贺丽远临危受命
脑海中浮现出东巴造纸术中
“分层揭取”的工艺
他屏息凝神
用特制工具将危险层层剥离
历时三小时
装置终被安全解体
不仅保留关键物证协助破案
更开创了国内水银炸弹人工拆除的里程碑

2006年
昆明某超市定时炸弹的嘀嗒声
与数千人心跳共振
贺丽远毅然选择人工拆除
切断导线的瞬间
指挥部传来消息
距预设爆炸时间仅剩10分钟
每一次任务,他都在和“死神”博弈
每一次他都赢了
贺丽远牵头编制的《防爆安检工作规范》
见证着传承之路
3000人的专业人才库正在成长
年轻警员们用镊子夹取发丝细的铜丝时
总能听见师父那句
“排爆战场上没有‘差不多'”的叮嘱

2023年
贺丽远担任治安支队副支队长后
以创新协作与科技赋能
推动警务效能显著提升
化解2303起纠纷
排查2708处隐患
“春城空警”无人机340余次实战应用
现代警务从被动应对向主动防控
从人力密集型向科技集约型的转型

二十七载春秋
他以零失误、零伤亡的传奇
在春城昆明践行着
“人民公安为人民”的铮铮誓言
将纳西汉子骨子里的勇毅与共产党员的忠诚
熔铸成守护生命的盾牌
贺丽远的荣誉簿上镌刻着
“全国公安系统二级英雄模范
“全国公安楷模”
“全国特级优秀人民警察”
“全国先进工作者”
但他最珍视的身份
仍是“守护者”
(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云南频道)